汉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又称中文字方块字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种还在使用的文字,与汉语统一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1][2]是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基本单元;[3][4][5]狭义上说,是属于汉民族的文字;广义上说,是属于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4]
历史上有八卦造字结绳造字仓颉造字等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根据考古来看,汉字应当起源于早期的原始图画。[6]1万年前就有了岩画文字,9000年前有陶文文字,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7]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是一种完整的文字体系。[8]汉字最早以意符音符的形式,记录、保存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意符和音符失去了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变成了记号。[3][9]
汉字由笔画部件笔顺等构成,其造字方法被归纳总结为“六书三书”等,[10][11]历经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演变,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7][1][12]
汉字是音形意三结合的文字,不受语音变化影响,形成了汉字超语言应用的现象,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3]在二十世纪以前,汉字一直是日本朝鲜越南的官方文字。[13][14]后来,借汉字的形、音、义,分别仿造出"万叶假名"(日),"吏读"(韩),"喃字"(越)。[13]
现代规范汉字,是联合国六种工作用字之一。[15]中国大陆地区主要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主要使用传统的繁体字。新加坡马来西亚使用的汉字与中国大陆的简化字完全相同的规范汉字。[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