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元工作是一项在德国实行多年的制度,原旨在鼓励失业人士重返职场,以及作为新移民寻找工作的跳板。由于中东地区战事导致大批难民涌入欧洲,为了帮助难民融入社会,德国当局以一欧元薪,聘请难民从事维修自行车、修剪花卉和清洁等简单工作。有专家认为,对难民来说,“一欧元工作”短期内甚具意义,也有助他们融入社会,“但长远而言,这计划的成效仍充满疑问,工人学到的东西太少,难以帮助他们找到其他工作”。 概述
中东地区战事导致大批难民涌入欧洲,如何让难民融入德国社会是默克尔政府面临的大难题,由于德国当局处理避难申请往往要花费数周乃至数月,为了让难民在此期间有事可做,德国当局推出了“一欧元工作”方案,该办法被宣传为难民进入德国就业市场的跳板。[1] 来历
“1欧元工作计划”曾作为德国的“哈茨IV”改革方案(即德国2006年以来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立法改革)的一部分而广为人知。该计划向领失业金的长期失业者提供时薪仅为1到2.5欧元的工作机会,以此对失业者进行职业上的训练,从而拓展他们的就业前景,创造更多再就业的机会。该计划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东德的就业问题,两德统一之后东德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失业率高达20%。2006年,德国曾有84万从事“1欧元”工作的人,然而随着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再度繁荣和工作机会的增多,2015年仅有23万德国人参与了“1欧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