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世界七大洲之一
欧洲(Europe),全称“欧罗巴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东半球西北部、亚欧大陆西部,其北、西两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和大西洋,东南隔乌拉尔山脉与亚洲相邻,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1]。欧洲总面积约1016万平方千米[a],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居世界大洲排名第六位[1][9],共分布有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4]截止到2023年,欧洲人口数量约有7.42亿,[5]人口分布相对均匀[10],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绝大多数属于欧罗巴人种;[11]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徒主要是基督教徒,大多数的伊斯兰教徒生活在俄罗斯区域。[12]
欧洲地质上是一个以东欧地台为核心,总体上向南增生的大陆,东侧以乌拉尔褶皱带与西伯利亚地台相邻,西侧以加里东褶皱带与北美地台相接,南侧以中、新生代褶皱带为边界。[13][14]欧洲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涵盖了多种地貌类型,有东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大不列颠岛里海地中海和挪威海峡等多种地貌单元[3][8],整体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15];境域内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北向南有极地冰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16]地中海型气候等,其中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型气候为主,特征典型,分布范围较广[2]。受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内河流众多,大致呈放射状由中南部阿尔卑斯山脉流向四周,整体流速平缓、水量丰富,主要河流有多瑙河莱茵河[8]。欧洲生物多样性丰富,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17]植被类型以温带亚寒带植被为主,由于受气候和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影响,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突出;欧洲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大致可以分为苔原动物、温带森林动物、草原动物和亚热带森林动物四个类型。[18]
欧洲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活,后历经青铜时代进入古典时期,从公元前700年开始,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逐渐繁盛,[19][20]形成了以诗歌、戏剧和哲学著作为主要形式的早期文明,[21]那时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22][23]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进入中世纪后欧洲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王国与帝国,多为封建社会,受基督教神权统治;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在修道院和宫廷中流传并受到宗教和骑士道德的影响;[24]同时,欧洲经历了一个与古地中海世界的发展轨迹对比强烈的技术创造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封建领主拥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农业生产成为经济的支柱,城市和贸易的发展逐渐成为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开始繁荣,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和商业的兴起。[22][23]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创造了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高峰[25];16~17世纪,欧洲的封建制经济逐步瓦解;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以讽刺和说理手法为主的启蒙文学兴起,[26][27]这一时期的欧洲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是欧洲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航海时代推动了贸易和殖民扩张,使欧洲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28]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推动欧洲现代化进程,19世纪以后,欧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和发展,这个时期欧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和商业活动蓬勃发展,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了殖民扩张和全球贸易的繁荣,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均在欧洲。[3]1958年,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西欧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使西欧由经济上的联合发展到政治上的合作;1988年,随着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东、西欧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加强。[23]21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进一步扩展。欧洲长期位居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思想、艺术、政治、法律、金融、科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奠定了现代世界的基础[1]。欧洲文化的成就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9]
欧洲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科技、产业实力在全球独树一帜,消费市场位居全球前三,欧洲国家大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致使欧洲多数国家经济发达,工业生产水平较高,生产总值在世界各洲中占首位[3]欧盟作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政治、经济、环境、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参与,是一个集政治实体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30][31]
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截至2024年2月,拥有501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448项,自然遗产4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9项。[32]同时欧洲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包括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挪威峡湾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景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