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武

唐朝官员、诗人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官员、诗人[1][2]
严武达弱冠(20岁)后任太原府参军事天宝十三年(754年),他被荐为判官,约2年后升为侍御史[1]安史之乱时,他跟随唐玄宗前往蜀地,升为谏议大夫。在唐肃宗兴兵平定国难后,他得宰相房琯推荐任给事中,并在收复长安后成为了京兆少尹,兼任御史中丞乾元元年(758年),他被贬为巴州刺史,2年后成为河南尹上元二年(761年),迁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任剑南节度使[1][3]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他被召入朝任二圣山陵桥道使,兼任御史大夫。广德元年(763年),任京兆尹一职,兼任吏部侍郎,并于同年10月调为黄门侍郎[1][3]广德二年(764年),他再次前往蜀地任成都尹,充任剑南节度使。期间,他打败吐蕃七万多人,攻占当狗城和盐川城,他也因此任职检校吏部尚书,被封为郑国公[1][3]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享年40岁[1][3]
严武与杜甫交往密切,曾被杜甫多次称赞诗歌才能,著有《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酬别杜二》《巴岭答杜二见忆》等诗[1][4][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