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

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之一
[]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仫佬族的总人口为277233人[4]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7][1]民族语言是仫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1]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1]“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仫佬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忻城[xīn chéng]、柳城都安环江河池等县境内,[1]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杂居。[8][9][10]
经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有专家认为甑皮岩[zèng pí yán]人和柳江人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广西土著民族包括仫佬族,其远古祖先是甑皮岩人,而[zèng]皮岩人的祖先则是柳江人。[11]唐代,朝廷在州县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吏,对当地民族采取了“去者不追,来者羁之”的羁糜政策。[12]宋、元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成为单一民族的时期。[6]明朝朝廷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司、镇和寨堡等机构。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民国初年,设立了团总、保董、甲长等,国民党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49年11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城[6]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1]仫佬族地区的农业、路网、工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建设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3]
仫佬族信奉“万物有灵”,从历史上看,大部分仫佬族人都信奉道教[14][15]仫佬族以稻米为主食,以玉米,大麦番薯,华头和其他杂粮为辅食[5],他们的服饰一般都是深蓝色,以往多为自己纺,自织、自染、自缝。[5]他们一般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房屋多为土墙瓦顶。[16]仫佬族曾流行早婚,家长包办,少部分人因“走坡”恋爱结婚。他们的节日较多,主要有春节、依饭节、春社节、三月三、四月八等。[14]族内有二月初一不进地,六月初一不做工等禁忌。[5]仫佬族的民族艺术也较为丰富,有彩调戏、[nuó]舞、“随口答”民歌等;传统体育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斗鸡、抢粽粑等。[14]

族称由来

关于仫佬族的族称,历史追溯至“木佬”,后来者主要围绕“木佬”是否为“仫佬”进行讨论。[17]认同这一观点的学者有张介文韩肇明潘世雄和罗青松。张、韩将仫佬族族称归纳为晋代称“[]僚”,南北朝称“木笼僚”,宋代称“穆佬”,元代称“木娄族”,明清时称“休猪”、“木佬"、“姆佬”、“木老苗”、“伶”、“伶人"等,解放后称“仫佬”。[2] 潘世雄鉴于“佬”在族源和族称音与义上的统一,认为“仫佬”是自称,为古越语女性长辈人称冠词,也是尊称语,有别于“仡佬[gē lǎo]”男性长辈人称冠词·“仫佬”、"仡佬”都是"僚人”,前者属于阴性称谓,后者属于阳性称谓。在仫佬族自称中,"伶"是由仫佬族融合部分[liáng]人的"俍"音转化而来。"谨"是仫佬族融合侗人,借用侗族自称中的“金”、“针"音个化而来。[18] 1980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贵州省民委组织考察团赴贵州各地"木佬人”居住地进行实地调查;1992年围绕考察团的调查报告,根据国家民委贵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在贵州凯里召开了“木佬人民族成分认定座谈会”;1993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贵州“木佬人"为仫佬族。据此,罗青松也认同贵州“木佬人"为仫佬族这一说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