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寺

河北省邯郸市佛山寺
1
2
佛山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焦窑村东,距离紫山约一公里。因其山势形似弥勒佛,故得名佛山。寺庙建筑依山而立,如同耸在佛祖肩上。

正文

佛山位于永年县焦窑村东一公里,与紫山遥遥相对,因其山势貌似弥勒佛而称佛山。佛山寺[1]就耸立在笑容可掬的佛祖肩上。[2]

详细介绍

据永年县行政地图上标注,佛山,海拔330米。到底是“福”山,还是“佛”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感,初春时节,我朝拜了我早已心仪已久的“福”山。顺山路迤逦而上,一边是山崖峭壁,如华山天险。一边是怪石纵横,荆棘丛生。路边荒草凄凄,抬头古柏参天,清新的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佛山庙宇院墙用杂石壁垒,院内平台有一亩大小,三间庙宇红墙琉璃彩瓦,飞檐耸峙,立柱抱厦回廊。两面山墙彩绘佛画故事,且书诗二首,其一,“太阳一出照佛山,山上众神心喜欢;时刻关怀焦窑村,风调雨顺庆丰年。”其二,“两行御树碧连天,击毂摩肩日几千;临氵名关南车骑北,佛山后墙保平安。”上一首诗不言而喻,第二首诗大意是,传说北宋名将杨六郎车骑将军时镇守车骑关和临氵名关,将士们浴血奋战,时得时失。传说风水先生告诉他说,佛山寺院只能修前墙和左右山墙,不能把后墙垒完整,否则赵王城南车骑关御守不住,或出事伤人。杨六郎果然把佛山寺院后墙拆了一个角。后来这个故事代代流传,佛山寺院后至今还有个豁口。人们都说,佛山有三奇:一、“三面山墙高又齐,前墙高来后墙低;后墙抬腿能迈过,还留豁口保车骑”。二、庙宇前后院内七棵硕大的柏树,根如龙爪,冠似巨伞,躯干苍劲,枝[]峥嵘,十数里外可以看见;七颗树星罗棋布状如北斗,宛若七仙降世,又似古赵七贤卸甲品茗,博棋对恋。有诗云:“廊前庙后七株柏,赵国七贤槛外栽;天上七仙下凡来,北斗七星落天外”。三、站在佛山峰顶,是眺望古赵美景的最佳点。脚下九沟十八窑村庄如繁星点点,群山似螺,公路如带,山河锦绣,美不胜收。“北瞭红山南天门,易阳城廓眼底奔;南眺赵陵石龙阵,罗敷潭波涟漪鳞;西视紫峰塔影斜,结庐读书马服君;东临朱山石刻铭,赵王刘遂酬群臣”。品味风景里的历史,欣赏历史里的风景,惠风和畅,襟胸荡怀,甚是快哉。真是“巍峨碧殿圣母宫,古柏斜烟冲九重;氵名州唯独此一景,多少游人醉其中。”是“佛”山,还是“福”山,永年县地名办在《永年县行政地图》中把它定位为“佛”山。其实佛山,它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一座护佑人民的福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