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姓

中华姓氏之一
卜(bǔ)姓是中华姓氏之一[1][2],其源起庞杂、历史悠久,支系难以溯源[1]。在《百家姓》中,卜姓列第92位[3]。2013年,中国国内外卜姓总人口约有100万人,且卜姓约占中国汉民族人口的0.07%。[4]如今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但山东、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最多。[1]
卜姓的起源有6种[2]:第一是出自职业,上古巫师称为卜巫,这些人的后代以职业为姓;第二是出自姒姓夏代太康(上古夏禹之子夏启后裔)之弟曾任占卜之官,后以官名为氏[2][4];第三是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以官名为氏;第四是出自官职,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卜人的后裔以官名为氏;第五是出自官名,春秋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卜签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2]第六是出自少数民族的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如是北魏匈奴复姓须卜氏,于孝文帝时改姓卜,为当时匈奴贵族为四大姓之一;如明朝云南布朗族为卜姓;如清满洲八族中的布尔察、布尼、布尔厄等改为卜姓等等。[4]
卜姓的郡望有西河郡、武陵郡河南郡等,有西河堂、武陵堂、河南堂、中兴堂、忠烈堂等。[2]从古至今,卜姓走出了子夏[4]、卜偃、卜徒父、卜启孝等名人[2]

卜的读音

卜[卜,读音作bu 3声(ㄅㄨ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