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

汉传佛教和南亚传佛教
西藏佛教的开始:七世纪中叶,吐蕃王国赞普松赞干布娶唐朝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这个时期的西藏佛教(就是汉传佛教和南亚传佛教)为后来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密教打下了重要基础。
两大时期:前密教时期和密教时期。另一种划界:以朗达玛王之灭法为界,弘扬的历史分为前弘期、后弘期。
西藏佛教主要是藏传密教五大派:宁玛派即旧教,又称红教,以莲华生为初祖。噶当派为仲敦巴所创,后并入格鲁派。噶举派俗称白教,为马尔巴所创,富有密教色彩,最著名人物是苦行僧米拉日巴尊者萨迦派俗称花教,教主采家族世袭制,为氏族教团的典型。格鲁派又称黄教、新噶当派,为宗喀巴所创。

简介

西藏佛教(大体即藏传佛教)在教义、教团组织及行仪上,以印度的大乘佛教末期发展而来,有融合显、密二教的倾向。以修习因乘的显教进而修习果乘的密教为理想。亦即将显教视为密教的入门。在戒律上西藏传承说一切有部律,并发展出专属于密乘行人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