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嫩江-快懂百科
嫩江(Nenjiang)[1],又称难水、那河、脑温江、诺尼木伦等,蒙古语为碧绿的江[2],松花江第一大支流,流域范围是119°12′E至127°54′E和44°02′N至51°42′N之间。嫩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西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部伊勒呼里山中段南坡,上源为南瓮河和南阳河,二源与二根河汇合成嫩江,干流穿越兴安山地,流经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等地区,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三岔河附近流入松花江。嫩江流域河道全长1370千米(一说1375千米、1089千米)[9][8],嫩江流域的面积达到24.39万平方千米[3][6]。嫩江年径流量227.3亿立方米[7][10],主要支流有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绰尔河、洮儿河等[6]。 嫩江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更新世,嫩江南流形成向心水系,在松嫩平原做东西向摆动,造成边滩相沉积。中更新世,嫩江成为松花江外泄水系。到了晚更新世,由于地壳上升,湖泊消亡,湖成地面升出水面,嫩江切割湖和河沉积层形成松花江支流[4]。嫩江流域分为三段,上游属于山丘区,森林分布广泛,沼泽众多,河谷狭窄。中游由丘陵向平原过渡,两岸以丘陵低山为主。下游河道蜿蜒曲折,沙滩、沙洲众多,是湿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11]。嫩江流域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期短多雨[5][3]。嫩江土质由于气温上升由粘质变为沙质,植被类型由森林草甸草原转为草甸草原,下游地区主要分布着沼生植被,耐盐碱植被和沙生植被等[3]。 早在新石器时期,嫩江流域就有人类活动[12]。周代,嫩江流域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此后,相继建立“秽王国”、夫余政权、北魏王朝、室韦都督府等政权[13]。嫩江流域内水利工程众多,其中著名的是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14]。嫩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景区众多,墨尔根水师营遗址、高峰森林公园、科洛火山群等[15]。 命名
嫩江因水得名,古称难水、那河、脑温江等,清初称“诺尼不伦”“诺尼”“嫩”在满语中都是“碧绿”的意思,蒙古语意为“碧绿的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叫嫩江这个名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