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1
3
安第斯山脉(盖丘亚语:Andes,西班牙语:Cordillera de los Andes,英语:Andes Mountains)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科迪拉山系的主干,位于南美大陆西部,紧靠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全长约8900千米,宽约300千米,总面积在50万平方米之上。山脉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山脉跨委内瑞拉(英语: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哥伦比亚(英语:The Republic of Colombia)、厄瓜多尔英语:The Republic of Ecuador)、秘鲁(英语:The Republic of Peru)等七个国家。[6][3][1][7][8]
安第斯山脉地质上属于年轻的褶皱山系,形成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阿尔卑斯运动,历经多次褶皱、抬升以及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地壳活动仍在继续。[9]由于大洋板片向南美大陆板片俯冲形成了典型的俯冲碰撞造山带——安第斯造山带,[10]可划分为3个次一级构造单元,自北向南依次为北安第斯造山带、中安第斯造山带和南安第斯造山带。[11]山脉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三部分。北段山脉成条状分支,山岭和广谷、低地相间;山脉中段宽度和高度明显增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谷地;山脉南段的高度和宽度逐渐减缩,山地呈现为分割破碎的形态,具有阿尔卑斯型地貌特征。[3][9]山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分带明显,随纬度、高度以及朝向而异。山脉北段地处低纬,具有热带湿润的基本特征;山脉中段自北向南气温年差增大,降水量减少,主要表现为干旱特征,但东、西坡差异明显;山脉南段地处中、高纬,表现为温凉湿润特征。[12]该山脉还是南美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山地西坡河流短且水急,注入太平洋;东坡河流源远流长,注入大西洋,拥有亚马孙河奥里诺科河和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三大水系[13][14][15]安第斯山脉矿产丰富,有铜、锡、金、银、铂、铅、煤、铁等矿产资源,存在有许多世界著名矿区,同时,整个安第斯山脉东侧还广泛分布着石油矿床。[13][2][9]此外,安第斯山脉生物种类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南纬35°以南有大量杉、柏、落叶松和朱贵竹属森林,35°以北生长有热带亚热带树木。该山脉动物还有小型南美鹿、美洲狮等;鸟类有神鹰、山鹑等。[13][2][16]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居民主要为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的是印第安人部族,即印加人;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为补充劳动力而引进黑奴,使该地区居民血统复杂,以印欧混血型最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英语:The Plurinational State of Bolivia)等国家大部分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山脉北段和中段山区海拔1500~3300米的地区;而山脉南段人口较少。[13][17][10]此外,该山脉存在一些古文明,如查文文明、小北文明、印加文明;也衍生出了许多民俗文化,如秘鲁安第斯山民的太阳神祭祀活动,帕拉卡斯人的殡葬传统等。[18][19][20][21][22]
安第斯山脉主要的经济活动为农业和矿业,山脉间为隘口,有多条铁路经过,如智利英语:Republic of Chile)和阿根廷英语:Republic of Argentina)之间的两条国际铁路等,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系统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地区各国。[13][17]由于交通、气候、地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条件的制约,该山脉的旅游事业不是很发达,通常只能进行一定的登山探险活动。但是山脉所及之处的各个国家的旅游事业却很发达,如阿根廷的冰川国家公园、秘鲁马丘比丘古城、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玻利维亚的高山盐湖、智利鲁滨逊·克鲁索岛等。[23][24]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