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牛科,山羊属动物
山羊(拉丁学名:Capra hircus),又称夏羊、黑羊、[]羊。偶蹄目牛科山羊属动物。体型较小,毛直。牡羊颔下有须。[1]不同品种的体格大小相差悬殊,大的体高1米,重100余千克;小的高仅40厘米,重20千克。头狭长,角呈镰刀状弯曲,颌下有长须,尾短上翘。嘴尖牙利,口唇薄,能啃食短草和灌木,喜食带苦味的嫩枝和树叶,嗅觉灵敏,对食物必先嗅而后食,好饮流水,喜攀登陡坡和悬崖。[2]山羊分布的地区很广泛,在全世界主要分布在亚非两大洲,在中国更是遍布全国。[3]
饲养山羊的乳、肉可食用,绒、毛和皮可作工业原料。[4]山羊种群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在中国农村地区被广泛饲养。[5]

历史起源

现代山羊是由野山羊驯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开始驯养山羊的例证包括在约旦(公元前6000~7000年前)和伊朗(公元前6750~7500年前)分别发现的山羊遗骸。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已经开始驯养山羊。[6]中国考古工作者也证实了该结论的正确性,在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遗址中,出土了有羊的牙齿头骨以及陶塑的羊。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也出土了有羊的牙齿及残骨,河北武安磁山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遗址中均有羊的遗迹出现,充分证明了黄河流域中国最早驯养绵山羊的地区。[7]
同时,通过对世界山羊基因的研究,比较世界范围内家山羊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发现家山羊分为四个主要的祖先类群,即东亚家山羊(EAS),西南亚——南亚家山羊(SWA-SAS),非洲家山羊(AFR)和欧洲家山羊(EUR)。同时,家山羊的直接祖先伊朗野羊按地理分布分为3个亚群,即伊朗南部的扎格罗斯、伊朗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和伊朗西北部的阿塞拜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