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亚洲东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Singapore),是亚洲东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国土面积为733.2平方千米,首都为新加坡市。官方语言为英语、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1]。截至2023年,新加坡总人口为591.76万人。[13]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5],北面是柔佛海峡,南面是新加坡海峡,西南邻近马六甲海峡[1]新加坡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30]因此用填海造陆的方式将国土面积扩大了 25%。[31]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其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丘陵地构成,大多数被树林覆盖,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2]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矿产资源匮乏[32]森林覆盖率为21.49%[33],天然河流、湖泊较少[34]。新加坡是世界上植物采集密度[a]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莎草科禾本科蕨类植物和枸杞植物等植物分布在此[34]。自然保护区包含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36]、拉布拉多自然保护区,双溪毛糯湿地保护区。[37]
新加坡地区最早文字记载在公元三世纪,中国记载将其描述为“蒲罗中”。当时其作为海上贸易的补给点。[38]但其后更多被称为”淡马锡”,在11世纪至13世纪其间被朱罗王国和爪哇王国不断地进犯。[39]直到1299年,古新加坡王国由三佛齐王子桑·尼拉·乌他玛(Sang Nila Utama)建立[40]。14世纪末柔佛苏丹国,将新加坡并入。1613年,葡萄牙人烧毁了淡马锡河口的一个贸易站,新加坡地区便被废弃了两个世纪。[41]直到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王国签署协议,标志着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42]。1824 年,英国和荷兰签署《英荷条约》和《友好同盟条约》,永久割让新加坡等地区。[43]直到一战期间,没有受到战乱影响。[44]而到了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新加坡陷落,日本占领新加坡[45]。1945年战后日本向盟军投降,新加坡回归英国殖民地。但于1946年,英国结束了军事管理统治,建立自治的直辖殖民地。[8]1947年7月,新加坡颁布《立法会选举条例》。[8]1959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合并,进入马来西亚联邦时期[46]。1965年8月9日被马来西亚联邦逐出,同时新加坡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李光耀担任第一任总理[47]。新加坡现有政体为议会共和制[48],现任总统尚达曼,现任总理是黄循财[10][49]
新加坡独立后迅速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50]经济结构上,主要由制造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运输业的出口推动,而至今最大的产业是制造业,占该国GDP的20%以上。[51]2021年,新加坡人类发展指数为0.939,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52]2022年,新加坡基尼系数为0.387,[17]GDP为4667.9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4位;人均GDP为82808美元,世界排名第8位,为亚洲最高。[16]
新加坡主要有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欧亚裔等混血族群[53]因此多种族主义被列入宪法,四大族群共存是新加坡重要的国家特色。[54]新加坡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在习俗、艺术、饮食均有体现。[55][56]同时新加坡也拥有众多景点,包括星耀樟宜、新加坡植物园虎豹别墅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等。[57]新加坡是东盟五个创始成员国之一,是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58]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书处的总部,也是许多国际会议和活动的主办城市。新加坡也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东亚峰会[59]不结盟运动和英联邦的成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