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南宋女词人
朱淑真(约1135年-约1180年),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1][2][3]相传是朱熹侄女。[4]朱淑真是南宋时期婉约派代表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被誉为“红艳诗人”,[2]是我国元代以前留下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之一。[5]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6]家境优越,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于音律,尤善诗词,誉为才女。[1]朱淑真早年嫁与官吏,但丈夫无才无德,所托非偶,婚姻坎坷,抑郁终生,最终孤独死去,[6]一说婚后抑郁抱恨而投湖自尽,其墓葬位于杭州青芝坞。[1]由于朱淑真的作品、传记大多亡佚,其余生平细节大多不可考,争议较多,素无定论。[6]
朱淑真去世后,她的作品被父母付之一炬,但其诗词作品流传下来的仍约有 370 首,包括 337 首诗和 33 首词,[6]多辑录在她的诗集《断肠集》和词集《断肠词》中,[2]著名作品有《蝶恋花》《元夜》等。[2][3]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7]词作多抒写个人爱情,记录心理变化,早期笔调明快、清新婉丽、情意缠绵,后期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幽怨苦闷。[1]清代陈廷焯赞为“朱淑真词,风致之佳,词情之妙,真不亚于易安”。[1]

个人作品

《断肠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