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

唐末军阀、后唐奠基人
李克用(公元856年至公元908年),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字翼圣,人称李鸦儿、飞虎子、独眼龙,沙陀族人,唐末割据军阀,后唐政权的奠基人。[1][2]
李克用的家族是沙陀族首领,自小李克用便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参与镇压农民领袖庞勋发动的起义,后因功被封为云中郡(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牙将。[1]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李克用参与军士哗变杀死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并反叛朝廷,之后遭到镇压,至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重新归附唐朝,但随后再次反叛,朝廷再次派兵征讨,李克用一度被迫逃亡北方的鞑[]部落,直到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才最终归附唐朝。[1][3][2][4]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李克用率军讨伐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将其击败,并率军夺回了被攻占的长安,后因功劳居首位而获封河东节度使[1][2][5]此后多年里李克用四处出击威震河东,扩展自己的势力,逐渐成为唐末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期间还击败了周围藩镇对自己的围攻,并于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率军进京勤王,击败了反叛的藩镇联军并救出了唐昭宗并因功被封为晋王,之后李克用与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开始了多年的争霸。[1][2]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李克用因盟友背叛、将领反叛等原因渐渐不敌朱温,统治中心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遭到围攻,但最终将其击退,随后几年的战斗中李克用攻打朱温时便常常不占上风。[1][2]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随后开始围攻李克用控制的潞州,而李克用却突然生病,并于第二年去世,葬于晋王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庙号太祖[1][2]
宋代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认为李克用平定叛乱对维护唐朝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学者曾国富同样认为李克用的行为能称得上忠义;而清代史学家王夫之则认为李克用是唐朝的贼臣,并认为李克用是灭亡唐朝的重要人物。[1][6]

人物生平

骁勇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