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子

音乐教育家
杨仲子,中国音乐教育家,篆刻艺术家。号粟翁。

人物生平

杨仲子,1885年6月生于南京,1962年1月20日病逝于同地。他幼承家学,熟读诗书,有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1901年考入南京江南格致书院,3年后在该院毕业,便出国留学,入法国贡德省大学理学院,同时自学音乐理论钢琴。1910年毕业,并获士鲁斯大学理学院化学工程师证书。同年,考入日内瓦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音乐理论。其间,曾在伯尔尼大学音乐会上,演奏他所创作的乐曲《反对战争者之呼声》,表达了他对当时正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憎恶之情。1918年回国,他响应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号召,入北京大学,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1920年,与萧友梅一起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文理学院、京师女子大学二部音乐系、北京女子文理学院等校任教授。1927年,北洋政府强令取消北京各院校的音乐系,他愤然在国乐改进社的《音乐杂志》上撰文,提出抗议和呼吁。1932年,就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他被迫离职避居。1938年起,在重庆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国立音乐院院长、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1947年在南京任全国音乐学会理事长、礼乐馆编[zuǎn]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兼教授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任职。

荣誉

杨仲子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音乐教育家之一。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还兼学文学、诗歌,尤其爱好篆刻及书法。早在20年代,他的篆刻就与齐白石齐名。徐悲鸿称他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