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都

山东泰安的誉称
“鬼都”,意指现在的泰安。古有“上有西安,下有泰安”之说。就是说,泰安乃“鬼都”。[1]根据学者王克煜进行了详细考证, 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蒿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简介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周朝武将黄飞虎东岳大帝(供奉泰山东岳庙内,即岱庙)   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元代翰林集贤学士徐世隆在重修泰山蒿里山神祠记》中,叙述了蒿里山阴曹地府的历史。蒿里山又叫高里山,蒿里本是古人送葬的歌名。秦末农民起义首领田横楚汉相争时,自立为齐王,不久被汉军所灭。汉朝建立后,田横率徒党500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刘邦命其到洛阳,田横不愿称臣于汉,便在被迫前往的途中自杀。其党徒遂作蒿里挽歌送葬,并集体自杀。乐曲经音乐家李延年加工整理,分为二曲:[xiè](音:泻)露曲送王公跺人出殡,蒿里曲送士大夫、平民百姓出殡。汉之后以为人死精魂归于泰山蒿里,其山便筑阎王殿,因立75司,以为追逮收捕,出入死生之所。
1931年蒿里山曾出土唐玄宗宋真宗禅地玉册,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前者15枚(分为三版),每简长29.2-29.8、宽3、厚1厘米,刻字填金一行书,为白色大理石汉白玉)。后者16枚,每简长29.5-29.8、宽2、厚0.7-0.75厘米,刻字填金一行书,为白色闪玉。两者都是唐宋时期的一尺简(唐一尺约合30.3厘米,北宋一尺约合31.6厘米。”不过,唐高宗干封元年的封禅玉册的形制似与玄宗之制略有不同,原物今虽尚未发现,但据《旧唐书·礼仪志》三,干封玉简的形制为“每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然则并非一尺简。有趣的是,这与道经所载之投龙简的形制却非常接近。据南朝宋·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所载投龙之仪:“凡简长一尺二寸、阔二寸四分、厚三分。”二者相较,长、厚完全相同,宽则有一半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