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因暴雨引起水位迅猛上涨的现象
洪水(英文名:Flood),又称大水,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1][2]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3]2019年,中国水利部印发了《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4]
洪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灾害系统,它的诱发因素极为广泛,水系泛滥、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都可以引发洪水,甚至人为因素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滥。洪水总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5][a]按出现地区的不同,洪水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按照成因可以分为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2]按照量级划分,水文要素重现期小于5年的洪水为小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等于5年小于20年的洪水为中等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为大于等于20年小于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等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6]洪水最主要的特性有涨落变化、年内与年际变化等,主要特征值包括洪水位、洪峰流量、洪峰传播时间、洪水涨落率、洪峰流量模数、洪水历时、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1]

定义

洪水又称大水,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