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

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菜系
潮州菜是起源并形成于潮州府的中国菜,潮州府包括现在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潮州菜分为本土潮州菜、港澳潮州菜、海外潮州菜三大分支,是粤菜的主干和代表。[1]潮州菜发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分布区域以潮州为中心,向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2]
根据文献记载和一些古诗词的描写,潮州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发展已经有千年历史,在明清时期,潮州菜系发展成熟,进入全盛时期。到了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交通的便捷,东西南北的食材能快速流入潮州地区,给潮州菜创造了一个极大发展空间。[3]
潮州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菜,崇尚清淡口味,制作工细精巧,注重养生。潮州菜在选料、制作、火候,调味和营养配置等方面都具有地方风味特征,特别擅长烹制海鲜,素菜荤做,调味独特,筵席间穿插考究的工夫茶等等。[2]潮州菜有几大特色,其一,酱碟特别多,不同的菜肴会搭配不同的酱碟,可谓百菜百味。其二,“素菜荤做”,在烹饪[rèn]素菜时,会加入荤材,如鱼、肉等,做好后再把荤材去掉,食客在品尝素菜时,能够吃出肉类的味道。其三,潮州菜手工菜比较多,体现了潮州菜粗料细作的特点。[3]
潮州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原菜系甚至西餐的烹饪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调方法。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炒、炖、炆[wén]、炸、油泡、焗、白灼、烙、卤、醉、反沙(翻沙)、熏、煲等。[2]其特色菜种主要有红炖鱼翅、明炉烧响螺、油泡鱿鱼、清炖乌耳鳗、巧烧雁鹅、护国菜八宝素菜、上汤螺把、干炸蟹塔、金瓜芋泥等。[2]
潮州菜是研究潮州饮食文化历史及其发展的宝贵遗产。潮州菜烹饪技艺项目已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10月,广州日报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消息称潮州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这是继成都顺德、澳门、扬州淮安之后,中国第六个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