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

以烟火药为原料,用于产生声光色的娱乐用品
烟花,外文名是fireworks,又称礼花、花炮、烟火、焰火[3],是以烟火药为原料,用于产生声光色的娱乐用品,[6]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常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现代全中国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动里施放烟花的活动为元旦跨年活动。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大型盛典活动及春节等重要节日,都会燃放烟花庆祝。[7]
烟花早在汉朝时期就有萌芽,在宋朝火药技术成熟之后得以突破发展,出现了多种花色品类的烟花,当时的皇宫在重大节日时候就会燃放烟花,之后逐渐娱乐化,成为大众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1]元明清时期是烟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发展已成规模,品类更加丰富多样,已向制造业发展。当时的一些书籍详细记载的烟火的燃放原理、原料配制、制作技艺、操作程序等事项,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当时的很多文学作品诗歌当中都有对烟花的描写和记载。[8]民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烟花制造业几乎是在停滞状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慢慢恢复。[4]在千禧年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再加之每年都有因燃放烟花爆竹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为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中国出台了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对烟花的生产制造以及燃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9]但因燃放烟花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所以电子烟花就应运而生。[10]南宋时期因海外贸易,烟花传入亚洲非洲欧洲,之后烟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得以流传和发展,直到今天依然很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11]烟花的制造就是通过化学反应达到绚烂多彩的效果,再通过一些不同的组装方式使得烟花燃放出不同的形状和形态,形成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烟花类型。[12][13]
在重要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中燃放烟花是中国人的传统,湖南江西一带也被称为“花炮之乡”,[14]烟花是美的化身,是传统习惯更是文化瑰宝,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4]

命名

“烟花”一词来源于中文,字面意思是“烟的花”。这个词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用来描述烟火制造的五颜六色的火花。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发明火药的时候。[1][3]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纸筒等容器中装以火药和某些金属盐,点燃后焰火喷射,呈各种颜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