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

明末清初画家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是清代著名画家,[1]被誉为“清初画圣”。[2]他以山水画为主,将南北画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代表。[3]他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一起被称为山水画家“四王”,[4]同时也与吴历恽寿平一起被称为“清六家”。[5]王翚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6]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多家博物馆借展,其中包括2008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山水明净:王翚艺术展”。[7]王翚的影响力深远,他的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风格特点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cūn]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jiàng]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清代沈塘《临禹鸿胪王石谷骑牛像》

时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