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1]。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合称为“汉赋四大家”[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1]
班固是史学大家班彪的长子,幼年聪慧好学,受父亲影响对史学抱有极大兴趣[3],16岁时入洛阳太学求学。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逝世,班固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撰写《汉书》。永平五年(62年),班固被人诬告私撰国史而入狱,其弟班超上书汉明帝刘庄)辩明其冤,明帝阅其部分书稿后欣赏班固的史学才华,任其为兰台令史,后迁为郎,典校秘书。永平九年(66年),班固奉诏开始撰写《汉书》。建初七年(82年),《汉书》基本完成。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随东汉名将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4]
永元四年(92年),窦宪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自杀,班固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时年61岁[4]

相关人物

直系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