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或作“正”),本名嬴政,又名赵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秦庄襄王之子,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被称作“始皇帝”。[1][4]
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在赵国出生,他的父亲子楚当时在赵国为质,他的母亲赵姬曾是大商贾吕不韦的姬妾。[5][2]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继任秦国国君。[2]在其离世后,13岁的嬴政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继位秦王,因为年幼,国事多由相国吕不韦处理。[1][6]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后杀掉与赵姬私通的嫪毐、黜免吕不韦,任用李斯执掌国事,并接连兼并韩、赵、魏、燕、楚、齐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1][7]之后,他改称号为“始皇帝”,建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又北驱匈奴修建长城,威服百越,巡行四方刻石立碑彰显功德,但六国旧地仍对秦始皇心生怨恨,秦始皇在巡行期间先后两次遭到刺杀。[1][2][6][7]秦始皇还曾任用方士寻求长生之道,因方士非议动怒,坑杀了460多名儒生[a][1]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期间病逝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少子胡亥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一起发动沙丘政变,得以继承皇帝位。同年九月,秦二世胡亥将秦始皇下葬在骊山陵墓[1][7]秦二世胡亥即位两年后,秦朝灭亡。[1][8]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创立三公九卿制,将五德终始说付诸实践,并通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等强化皇权;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同时规制财税户籍、实行赋税徭役并行的赋役制度;法律上以“法治”“重刑”作为指导思想;军事上销毁六国兵器,集权于一身,通过派兵征伐开疆扩土;文化上统一文字,并用强制手段统一思想,禁除私学,规制教育。[1][4][9][10]
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认为秦始皇为人严酷、施法严苛,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则对他的施政举措予以肯定评价,认为他所建立起的政治制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对后世有积极影响。[11][12]而自秦始皇之后,中国以统一为常规,以分裂为异常,且由秦始皇创立的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保持统一的政策,成为中华民族此后长期保持统一的重要因素。[4]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1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