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堂

甘肃贡院遗迹
至公堂,是前清朝时代甘肃贡院的主体。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和兰州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是为兰州大学最早的图书馆。至公堂始建于1875年,其牌匾“至公堂”由左宗棠亲自题写。门楣两侧对联亦是左宗棠手书,犹在。

作者介绍

严嵩(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袁州分宜人。严嵩自幼聪颖好学,5岁在严氏祠启蒙,9岁入县学,10岁县试拔[zhuó]超群,19岁中举,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从这份学历履历表可以看出,严嵩一直是个优等生,而且小时候是神童。当时嘉靖皇帝迷长生不老之术,喜以青词向上天祈福。而严嵩善于起草青词(祭神的文书),讨得嘉靖欢心,遂取得内阁首辅之位,时人讥为“青词宰相”。其权倾朝野,趋炎附势之徒都投奔他,竟有30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是严嵩所书。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数遍。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1]

至公溯源

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古代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