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茄科天仙子属植物
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属Hyoscyamus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体被粘性腺毛。[3]别名莨[dàng]、小颠茄子、熏牙子,蒙药名特讷格-乌布斯;[2]世界范围内分布于蒙古、苏联欧洲印度等地;中国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东等地。[3]常生于山坡、路旁、住宅区及河岸沙地。[3]
天仙子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块状;[1]自根茎发出莲座状叶丛,卵状披针形或长矩圆形,长可达30厘米,宽达10厘米,顶端锐尖,边缘有粗牙齿或羽状浅裂;茎生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顶端钝或渐尖,无叶柄而基部半抱茎或宽楔形,边缘羽状浅裂或深裂,向茎顶端的叶成浅波状,裂片多为三角形,顶端钝或锐尖,两面除生粘性腺毛外,沿叶脉并生有柔毛;[3]花紫黄色,花萼筒状钟形,花后增大成坛状;结蒴果[shuò]果包藏于宿存萼内,长卵圆状。种子近圆盘形,淡黄棕色。花期5-8月,果期7-10月。[1]
天仙子有毒,且全草入药。[1]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归心、胃、肝经;[4]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5]可用于治疗[wǎn]腹疼痛,风湿痹痛,风虫牙痛,喘咳,癫狂等。[6]天仙子服用过量可产生剧毒,其中毒表现有口干、吞咽困难、头痛、狂躁等症状。[7]种子油可供制肥皂、油漆。[8][9]

历史记载

学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