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exFr.) link.),有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蛹莫北虫草、蛹草等别称,属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 真菌,[1][2]蛹虫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蛹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3]系蛹虫草菌丝体侵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类昆虫的虫蛹、幼虫或成虫中,借助芽殖而增生,将虫体转变为一个菌核 ,汲取营养,再从菌核蛹体上长出的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的草状菌类[4][5][6][7][8]。主要分布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地[7]。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部分可作食用,但婴幼儿、儿童、食用真菌过敏者不宜食用[9]。 相关历史
虫草约出现于1.01 亿年之前 ,其最早文字记载出现于古代亚述时期两河流域古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石板。1707年,法国植物学家Vaillant采集记载了蛹虫草,并将蛹虫草作为蘑菇收入其新建的珊瑚菌属 Clavaria。1753年,林奈以蛹虫草粗壮威武的形态为依据将其命名为武士珊瑚菌 Clavariamilitaris (Linné 1753)。1818 年,真菌学家Fries 以该菌为模式种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建立了虫草属(Fries 1818)。此后,西方真菌学家陆续发现、描述、命名众多虫草种类,虫草分类开始逐渐发展。[10] Huber(1958)和McEwen(1963)研究发现,蛹虫草后期是从形成菌核的蛹体上长出棍棒状橘红色的子实体伸出地表,故而得名蛹虫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