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等,也是道教供奉的财神,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其形象为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据《辞海》记载)。作为财神形象时,左手改握元宝,身前有聚宝盆,其财神职司通过其麾下四神——招宝、纳珍、招财、利市的明确分工而进一步凸显和体系化。[2]相传其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有除殟[wēn]剪祟,保病禳[ráng]灾、迎祥纳福、追捕逃亡的职能。[3][4][5][6] 早期赵公明被视为鬼帅、瘟鬼等。[7]自魏晋时期起,其神格逐渐演变为瘟(温)神、冥神。元代后,其形象一分为二,其一仍保持瘟神的形象;其二为善神赵元帅。明清时期,赵公明的善神属性得到发展,延伸出了 财神神格,其形象通过财马、年画等载体流传至民间,被广泛接受后,道教将其吸收奉为财神,又将其与马元帅、温元帅、关元帅等列为道教护法四大元帅。百姓崇信赵公明,便为其建庙设献祭祀,至清代时,赵公明的庙宇已经涵盖了当时的大部分辖域。因其信仰还衍生出了迎财神、赵公明圣诞、财神节等民俗活动。[8][9][10][11][12][13] 赵公明各个时期的形象是当时社会环境的映射。社会动乱时,人们促使其形成了惩恶、扬善的瘟神形象;社会安稳时,商业得到发展,民间便创造了其财神的神格,来满足民众的祈财愿望。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赵公明信仰,西安市立项打造赵公明故里,并将“华夏财神信仰习 俗”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陕西省将“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15]
源流
造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