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是由十几位欧洲物理学家一起发展的,旨在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以及原子的线型光谱和原子结构等问题。[4][8]1900年,普朗克(Max Planck)为了解决用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量子论,标志着早期量子论的诞生。5年后,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针对光电效应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设。[8][18]随后,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玻尔原子模型,解释了氢光谱实验。[7]在这一时期的量子论对微观粒子的本质还缺乏全面认识,因此也被称为旧量子论。[5][19]进入20世纪20年代,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将波粒二象性推广至实物粒子,这一假设不久为戴维孙(Clinton Davisson)和革末(Lester Germer)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现代量子力学建立。[20][5][21][22]随后,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马克斯·玻恩(Max Born),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等物理学家全面发展了量子力学的现代理论。[5]现代理论是用各种特殊发展的数学形式来表述的。除了透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