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加热方法

金属热处理加热方法
金属热处理加热方法,是金属热处理主要工序之一,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以及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正文

加热是金属热处理主要工序之一。选用合理的加热方法可以保证和提高金属热处理的质量(见金属热处理质量控制)。有些零件在热处理后出现的缺陷就是由于加热方法不当造成的。加热时,应保持温度适当而均匀以避免或减少金属表面氧化、脱碳:同时还应控制加热速度。这些都与恰当地选择加热方法有关。早期的加热是以木炭或煤为燃料,在敞开的灶式炉中进行的。后来改变燃烧室的位置,制成不同形式的反射炉,提高了加热效率。为了改变因火焰直接接触工件而引起的表面氧化脱碳,一些中、小型工件常采用间接加热方法,如将工件埋在熔融盐液等介质中加热,即“浴炉”加热,可以基本上避免氧化,减少脱碳。液体和气体燃料的采用,电加热的扩大应用,使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更趋完善,加热温度更易于控制,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专门制造热处理加热炉的企业。30年代初期,可控气氛光亮加热法和机械化连续热处理设备的出现,使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又前进一步。60年代以后真空热处理的问世,可控气氛的扩大应用,新热源的移植,氧探头和微处理机的应用等,使热处理加热方法有了更新的发展。
按热源的不同,金属热处理加热方法大致可分为燃料燃烧加热法、电加热法和高能量密度能源加热法 3大类。
燃料燃烧加热法  所用燃料可以是固体(煤)、液体(油)和气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