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法帖

钟繇法帖
《钟繇法帖》是由何海林编写的书籍,于2011年5月5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旨在展示书法家钟繇的艺术成就,其中包含了其多样的书法作品。[1][2][3]

内容简介

《钟繇法帖》精选了馆藏底本,并进行了首次四色精印,同时邀请专家对文本进行了详细解释。钟繇的书法风格古朴典雅,字形大小错落有致,整体制作严谨细致,受到历代的高度评价。梁武帝曾撰写《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赞誉其书法技巧精湛,几乎达到了天工之作的程度。庾肩吾则将其书法评为“上品之上”,并指出钟繇的作品在许昌碑刻和邺下文书方面均达到极致。张怀瓘更是将钟繇的书法评定为“神品”。明代的岑宗旦清代刘熙载等人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钟繇擅长的书体包括楷书、隶书和行书。据南朝刘宋时期的羊欣所述,《采古未能书人名》记载了钟繇的三种书体,分别是用于铭刻的“铭石之书”、传授秘籍的“章程书”以及日常通信的“行押书”。

书法特点

钟繇的书法特点是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他的书法作品在历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梁武帝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称赞其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称其“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张怀瓘甚至将钟繇的书法列为“神品”。此外,明朝的岑宗旦清朝刘熙载等人都对其书法给予极高评价。钟繇的书体主要包括楷书、隶书和行书。南朝刘宋时期的人羊欣在《采古未能书人名》中提到,钟繇有三种书体,分别为“铭石之书”、“章程书”和“行押书”。其中,“铭石之书”指的是正楷,“章程书”指的是隶书(八分书),而“行押书”则是指行书。由于钟繇的书法真迹在东晋时期已经失传,现今流传下来的可能是临摹本或者伪造的版本。通常认为,钟繇的代表作品包括“五表”、“六帖”和“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