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觚

多盛行于西周初期的饮酒器
[]是一种古代饮酒器,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酒杯。长身、侈口、细腰、圈足。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商代前期的觚较商代后期和西周的粗短一些。
该器具最早出现于二里岗文化时期,盛行于殷墟文化,在西周早期逐渐衰退并消失。铜觚圈足上的十字形镂孔与铸造过程中采用的泥芯撑有关,金属芯撑技术的使用开始于二里岗文化时期,殷墟文化时期金属芯撑的使用逐渐规范化。圈足上的镂空纹饰是商周时期铜器装饰手法的一种,圈足下端的条状缺口可能是铸造过程中用来定位的,但不能排除是装饰或者铜器的拥有者因某种特殊的文化习俗或使用需求而让铸造工匠刻意为之的可能性。 [1]

文物简介

这件商代青铜觚呈喇叭形撇口,束颈,鼓腹,外撇高圈足。颈部凸起两道弦纹。腹部上下饰一周联珠纹,主体饰变形饕餮纹,整个纹饰分为宽窄均等的三列,躯干由云纹勾成,尾上卷,躯干下一列填以云纹,足、爪呈云纹状,脊背上一列填列刀状纹,为流行于殷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tāo][tiè]图案。
铜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