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

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港口
青岛港(港口代码:CNQIN),[5]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韩港口群的中心地带,始建于1892年,是中国重点国有企业,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1][8]青岛港港口水域面积420平方千米,泊位数有73个,由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和威海港区五大港区组成。[3][6]青岛港港界分水域和陆域两部分,[9]运营商是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10]
1892年,清政府青岛湾兴建码头两座。[11]1898年4月,德国拨款修筑青岛港。1901年春,青岛小港码头于竣工,并始建大港。1976年,青岛港开始第一次集装箱业务。[12]2021年1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开通了三条联接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航线。[13]2023年10月16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欧亚主流媒体考察团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参观。[14]
青岛港拥有集装箱航线200余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15]截至2023年,青岛港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4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22.7万吨级邮轮的专用码头和世界一流的国际邮轮客运中心。[16]2020年8月31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称号。[17]青岛港于2021年6月19日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8]山东港口青岛港被列入2021年可持续发展港口十强名单。[19]2022年8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入选第二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名单。[20]

历史沿革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胶莱运河,但该运河南段仍通航,由陆路转至登州。此时,板桥镇港口的地位被塔埠头取代。明廷批准许铤《地方事宜议》奏折后,青岛口、女姑口、金口等港逐渐兴起,成为海上通商港口。清代青岛地区的海港设施有所改善。清政府虽实行“海禁”,但时紧时松。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金口港出现“通四海、达三江”的繁荣景象。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青岛港发展缓慢。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青岛建置后,开始建造前海栈桥铁码头和总兵衙门前方的小石基码头,亦称衙门桥,供兵员上下及装卸军需品。[21]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在青岛湾兴建码头两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