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晋国六卿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30位[1]。
魏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其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之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并封给了毕万,后人以邑为氏,称毕万为得姓始祖[1]。而毕万的父亲毕公高为魏姓血缘始祖[2]。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秦汉时期,魏姓发展到今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地区。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中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中国一大姓氏。魏姓主要有4个源流,包括隗姓、姬姓、芈姓以及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1]。魏姓历代名人有魏徵、魏源、魏巍等[3]。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魏姓在中国姓氏人口数目排名中位居第47位[4]。截至2022年10月,魏姓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45%,人口约有570万。魏姓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河北三省,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1]。 历史沿革
姓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