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坦克

一号装甲式战斗车辆
一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意为一号装甲式战斗车辆),是德国于1930年代初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第101号特殊用途车辆”(SdKfz 101)。
一号坦克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生产,其原先仅是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战术时所使用的训练用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二战波兰法国苏联北非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坦克于西班牙累积了战斗使用经验,而且还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1941年后,一号坦克的底盘被用于建造更新型的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歼击车,通过升级改装来延长其服役寿命。在西班牙军队中服役一号坦克一直到了1954年。

建造历程

德   国坦克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初期的技术发展,但是因为一战的失败而失去了继续发展坦克的资格。但德国人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坦克研制的限制,秘密恢复了坦克研发工作,利用假坦克来演练坦克的各种运用战术。在1920年—1926年期间,冯·西克特将军强调成立快速突击部队以便实现机械化战争思想。而1922年德军古德里安上校开始以汽车兵为对象,研究摩托化部队战略、战术,逐步形成了发展德国装甲兵的战术思想。同时运用坦克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提高部队行进速度,最终发展为闪电战理论。
样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