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时间为1939年—1945年(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1]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亚洲,从大西洋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2]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战争最后以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3]

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