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
1913年2月27日,保罗·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le Rhone)河谷中的瓦朗斯市(Valence)。不久,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十年代初,在法国西北部雷恩市(Rennes)上大学;后到巴黎从师庄·纳贝尔德(Jean Nabert)和伽普里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并于1935年获哲学教授资格文凭。 (关于这两位老师,据利科在<庄·纳贝尔德论行为与信号>(L’ acte et le signe selon Jean Nabert)一文所说,纳贝尔德的反思哲学继承了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曼·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的传统,集中探索具有独立的创造力的意识的问题。利科在1935年至1940年期间,坚持参加伽普里尔·马塞尔主持的“周五学术讨论会”。利科在概述马塞尔的思想影响时说:“马塞尔对我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点:⑴无拘束性(la disponibilite),⑵“存在”与“有”的对立(l’opposition de l’Etre et de l’avoir),⑶“希望的极端性”(le pole de l’espoir)。总之,一句话,就是新苏格拉底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