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猴科(Adapidae)是一类已灭绝的灵长目,主要在始新世晚期的欧洲分布,生存时间不长。兔猴科的化石主要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发现。兔猴科的特征包括细小的眼眶、长吻突、适合吃叶或果实的颊齿、相对较重的身型(一般重于1公斤)。大部分兔猴科的手和脚有指甲而非爪,颅后骨骼显示大部分兔猴科都是树上栖息和四足行走的。兔猴科的分类和演化关系尚有争议,但有证据表明它们是原猴的一部分。 简介
兔猴科 adapidae
巴黎兔猴最早是由古生物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居维叶Cuvier于1822年描述的,这是人类所描述的第一个灵长类化石。有趣的是,当时居维叶并没有将其归为灵长类。这件事成为居维叶在错误的鉴定了禽龙之外的又一个遗憾。 巴黎兔猴是白天活动的树栖动物,其行动较迟缓,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懒猴。较新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兔猴可能有着多样的运动方式。兔猴在欧洲发现的化石很多,非常繁盛,但是生存的时间很短,在出现后不久就消失了。对于兔猴的起源尚不清楚,现认为兔猴可能并非起源于早期的北狐猴类,而新近在中国南方发现的拟兔猴Adapoides troglodytes使人们猜想这个类群可能起源于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