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

位于河南洛阳的AAAA级旅游景区
关林,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城南关林镇,是关羽的庙堂和陵墓。[4]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2],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埋葬于此[5],因墓前植有古柏千株,故称关林[4]
“关林”这一称谓随着中国历代皇帝对关羽封号的变化而变化:宋代之前称为“汉寿亭侯冢”,宋代时称为“关王大冢”,明朝万历年间称为“关帝陵”,至清康熙五年加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6]。作为海内外三大关帝庙之一[2]:关林既是中国最宏大的关帝庙之一[4],也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2][6]。关林的建筑布局严整,经历代增修,颇具规模[4],关林中轴线上依次有舞台、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碑亭、关冢等建筑[7],另外,关林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石狮、铁狮110多尊,古柏800余棵,塑像10余躯,墓冢1座[2]
关林经过一代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者的努力,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8][6]而且,关林也是河洛人、客家人聚首地;是大运河沿岸、丝绸之路沿线、关圣文化史迹重要遗产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的发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6]

命名

按封建礼制,圣人之墓称为“林”,帝王墓称为“陵”,王侯将相墓称为“冢”,百姓墓称为“坟”。  宋代之前,关羽之墓被称为“汉寿亭侯冢”;宋代皇帝封关羽为“武安英济王”,时称“关王大冢”;明万历皇帝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时称“关帝陵”;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康熙帝加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自此便有了“关林”的称谓。 关羽戎马一生,以忠、义、仁、勇著称,威震华夏,被誉为“武圣人”,他的陵墓称之为“林”,当之无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