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所使用的年号
康熙(穆麟德转写:elhe taifin),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使用的年号,共计六十一年,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帝王年号。[1][2]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逝世,他的第三个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康熙。康熙年号的使用范围,地域上以清朝统治区域为界。[3][4]康熙年号自1662年开始使用,到公元1722年为止,前后共计六十一年时间。其中,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去世;1722年12月27日,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即位,仍沿用“康熙”年号,直至次年农历正月初一(1723年2月5日)才改年号为“雍正”。[3][5]
“康熙”年号满语寓意为“社会安定、安稳”,汉译为康熙。[1][3]

改元原因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顺治帝患天花。同月初六日,顺治帝病危,召原内阁学士麻勒吉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养心殿撰写遗诏,立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次日,顺治帝崩逝。同年正月初九(1661年2月4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颁诏大赦。次年(1662年),改元康熙。[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