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寺,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与雷峰塔遥遥在望,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净慈寺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1]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35平方米。[5][6][7]现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杭州重要的佛教旅游胜地。[8] 净慈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由五代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创建,初名“慧日永明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寺庙现已历千余年,屡毁屡建,现有建筑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9]寺内可观看西湖十景[a]之中“南屏晚钟”“雷峰夕照”两 大景观。[10]纵观静慈禅寺的历史,历代高僧于佛法、文学造诣高深,文人墨客由此多有往来。[2]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寓居净慈禅寺,期间逢好友林子方来访,作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流传至今。[2] 1983年,净慈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0]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期间,佛螺髻发舍利供奉法会于净慈寺内隆重举行。[11]2011年6月24日,包含西湖十景[a]在内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12] 2013年5月3日,包含南屏晚钟在内的西湖十景[a]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4]2022年12月18日,净慈寺遗址入选2022年度浙江考 古重要发现。[15]2023年2月,净慈寺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4] 名称由来
净慈寺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吴越王钱弘俶所建。[9]北宋时期,延寿入寂的翌年即位的宋太宗将永明院改名为“寿宁禅院”,南宋初该寺曾两度烧毁,后重建,绍兴九年(1139年)获 赐净慈报恩光孝寺之敕额,改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名为“净慈禅寺”。[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