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中国古代的重要官职名
司徒,金文多作“司土”[1],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2],职位相当于宰相[3],掌管国家土地和人民。官司籍田,负责征发徒役[4][1],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2]
司徒设置于西周春秋时沿置。晋国因僖侯名司徒,遂改司徒为中军[1]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40年)[5],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2][6],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2]宋朝司徒为宰相、亲王、使相加官,政和二年(1112年)废。明清时期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5]

官职简介

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为地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汉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汉书·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文帝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