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

河北吴桥县地方传统杂技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4]1987年起举办的“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使当地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5]吴桥杂技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陵县的部分地区。[6]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6]吴桥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王保合于金生[1][2]
2006年5月20日,吴桥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桥县杂技团获得吴桥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3]

发展背景

吴桥杂技是吴桥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选择的一种独特的谋生方式。吴桥位于古黄河的下游,西有京杭大运河,东邻四女寺河,纵横交错的河流占去了吴桥大片的土地。另外,吴桥的土地多是贫瘠的盐碱地,水灾频发,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恶劣生存环境下走投无路的吴桥人只能打着跟头、变着戏法,背井离乡浪迹江湖去靠卖艺养家糊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