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

江苏省苏州市景点
阊门(拼音chāng mén),乃苏州古城之西门,为春秋伍子胥阖闾大城时所辟八门之一,位于苏州古城西北,内接西中市,外出过钓桥通石路,通往虎丘方向。[2][3]
吴越春秋》上说,“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破楚门。”,可以说阊门目睹了吴国的鼎盛时期。[3]后来阊门更成为苏州古城的代名词。阊门内外自古为水陆通[],商市繁盛之区,隋大业六年,京杭大运河贯通,江南一带更加繁华热闹起来。公元825年,白居易开山塘,西连虎丘山东接阊门外的运河,自此形成了“五龙汇阊”的水运格局,阊门成为江南地区的水路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有着众多的客货码头,被誉为“天下第一码头”。[3]在明清时期,阊门曾是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明代有唐伯虎的“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即说:“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4][5]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沪宁铁路通车,连接苏州火车站的阊门外大马路(今广济路石路兴起新商市而日益繁华。由此开始,石路便成为阊门外闹市的代名词,阊门地区成为清末民初苏州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苏州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3]
1927年,苏州市将阊门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2]2006年,苏州市对阊门遗址段进行了修复,并重建了阊门水陆城门,成为古城西北隅重要的城市景观。[6]

旅游信息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