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沛省

原为越南省级行政区划之一
安沛省(越南语:Yên Bái)原为越南省级行政区划之一,位于越南西北部。该地在中国唐朝时属于交趾布政使司管辖,北宋时归属越南。明朝初期,中国收复安沛,但越南趁中国撤军后再次占领。1991年8月12日,安沛省由黄连山省析置而成。安沛省面积688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人口为821,030人。首府安沛市是越南北部的交通枢纽,有滇越铁路可通往中越边境及首都河内,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安沛市是一座具有典型越南风格的城市,地势较为平坦,经济状况较好。该省的民族包括京族苗族瑶族、岱依族等。[1]安沛省的历史在法国殖民时期尤为重要,尤其是随后发生的“安沛起义”,即1930年2月10日越南士兵与越南国家党成员合作起义的事件。安沛省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林业和农业。安沛省拥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塔巴湖和塔巴水电站。东冲节是该省的重要节日。[2][3]
2025年6月,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九次会议,通过重大决议,将越南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包括28个省和6个直辖市。其中,老街省和安沛省合并为老街省,以安沛市为行政、政治中心。[2][3]

人口

根据越南政府的统计总局数据,截至2019年,安沛省的人口为821,03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9人。在这一时期,男性人口为412,977人,女性人口为408,053人。安沛省有许多民族群体,占该国大多数人口的京族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定居,并与当地少数民族部落联合在该地区开发耕作。京族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海阳范巴鲁克,至今已有九代,1937年在洪村的Doc村竖立了一座纪念碑,被视为祖居地。安沛省有4个瑶族支系,包括红瑶(Dao Đại Bản,Dao Sừng)、紧身裤瑶(Dao Nga Hoàng,Dao Sơn Đầu)、白裤瑶和蓝田瑶(Dao Tuyển)。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