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拜登

美国政治家、第46任美国总统
约瑟夫·拜登,全名:小约瑟夫·罗宾内特·拜登(英语: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1942年11月20日-),简称为乔·拜登(英语:Joe Biden),美国政治人物,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曾任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副总统等。第46任美国总统[1]
拜登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家中长子。[1][2]10岁时,全家搬迁至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一个工人聚居区克莱蒙特。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下降,拜登开始在课余时间打工,这为他赢得了日后美国社会中的草根形象。[3][4]1965年,拜登从学特拉华大毕业,获得历史学政治学双学位[5]并继续深造,于1968年获得雪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律师界。[6][7]1970年,拜登赢得了纽卡斯尔县议会的选举,从此踏入政界。[6][8]1972年,拜登以不到3000票的优势当选特拉华州联邦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之一。[1][8]1975年,拜登进入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8]1987年6月9日,拜登正式宣布谋求1988年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在陷入抄袭风波后,拜登于9月宣布退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初选。[9][10]1987年至1994年,拜登担任司法委员会主席,期间推动了《防止对妇女施暴法》《暴力犯罪控制和执法法案》的通过。[11][6]其中《防止对妇女施暴法》承诺对针对妇女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并为打击性别歧视犯罪提供了数十亿美元联邦资金。[12][13][6]而《暴力犯罪控制和执法法案》则禁止了19种枪支以及大容量弹夹等枪支配件的生产。[14]2001年6月,拜登接替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出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15][16]任期至2003年。[1]2007年1月30日,拜登向联邦选举委员会备案,正式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17]然而,最终拜登却因知名度不及希拉里奥巴马等对手,党内竞选战绩平平,于2008年1月4日在艾奥瓦州宣布退出总统竞选。[8]
2008年8月,拜登被奥巴马选为他的竞选搭档,成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并在唯一一场副总统候选人辩论中表现出色。[10]2009年1月20日,在最高法院法官约翰.保罗.史蒂文斯陪同下,拜登宣誓就职美国副总统[18]任期内,拜登帮助奥巴马通过了《复苏法案》和《平价医疗法案》。其中《复苏法案》是在新政府成立后的第一天通过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措施,为美国创造了百万就业机会。[1][19][20]而《平价医疗法案》则旨在为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1][21]在2012年11月6号的总统选举中,奥巴马和拜登以332票赢得连任。[22][23]2015年10月21日,拜登宣布决定不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24]卸任副总统职位后,拜登与妻子一起创建了拜登基金会和“拜登癌症倡议”。[6]2019年4月25日,拜登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竞选202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计划把这次竞选框定为一场为国家灵魂而战的竞选,并将竞选重点放在重建和扩大中产阶级、弥合美国党派分歧的议程上。[25][26]2020年11月,拜登以306票对232票的结果击败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27]2021年1月20日,拜登在国会山宣誓就职,时年78岁的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就职时最年长的总统。[28]2023年4月25日,拜登通过社交媒体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29]
拜登上台后,在政治上推动修复、重振国内民主制度,强化民主联盟。经济上,反对贸易战,维护多边贸易协定,[30]宣布成立一个跨党派委员会,就美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多项改革问题展开研究,主题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职年限、大法官人数规模以及最高法院对审理案件的选择和裁决等。[31]在经济上,国内层面提出“重建更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内政蓝图,出台了美国救援计划、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三大计划;国外层面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全球基建计划,试图以国内“重建更美好未来”和国外“重建更美好世界”双轮驱动,全面提升美国竞争力。[32]外交上,摒弃前任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呼吁多边主义的归来。在欧洲地区,重申对北约的承诺,加强与欧盟的沟通,还密切了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盟友之间双边或多边的战略协调。[33][34]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美俄关系更趋紧张,拜登对俄罗斯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35][36]亚太地区,不仅致力于强化已有的双边同盟关系,还将视域从东亚和亚太地区扩展至印太地区,提升和构建了一系列新的多边联盟,开展美日韩、美日澳等三边互动。[33]中国则一方面强调合作,一方面遏制中国发展。[33][37]中东地区,延续了自奥巴马政府开始从中东战略收缩的政策主基调,积极推行价值观外交[38]并着力推动巴勒斯坦沙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39][40]不过新一轮巴以冲突于2023年10月爆发以来,拜登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41]拉美地区,在继承特朗普对拉美政策的同时,又做出一定变化,如在人权、民主、反腐等问题上对一些拉美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等。[42]军事上,宣布从阿富汗撤出所有美军,结束美国在阿富汗近20年的军事存在,等等。[43]疫情期间,拜登上台后首先签署了要求美国民众戴口罩的行政令,后又发布“应对COVID-19与疫情防范的国家政策”。[44][45]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