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洞

位于甘肃平凉泾川县的景观景点
罗汉洞,始建于北魏的佛教石窟寺,以16罗汉洞著名,在绵延5华里的泾河北岸石崖上凿有窟[kān]200多个,是泾川佛教圣地规模宏大的礼佛中心之一。开窟后寺名即成地名,近代成为乡名。高平[yuán]至罗汉洞之坡,名罗汉洞坡。[1]
罗汉洞又名罗汉洞石窟,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西至霍家沟口千佛嘴,东至韩家沟,东西约2公里,254个大小窟笼中,以千佛嘴与清霄洞为最,洞内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内残存壁画、泥塑彩绘高浮雕壁塑、壁题等;窟窿设计奇巧,选址险要,结构复杂且神秘,如“自然”小麦积山[1]

罗汉洞介绍

罗汉洞属泾川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汉洞在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的红砂岩壁上,有上下两层,在长约2公里的地段上存有上百个窟龛,主窟清霄洞,是一座平顶四柱式方形窟,面积近100平方米,东面墙壁上残存的壁画浮雕上(初步考证为宋代),生活场景、人物形态都很鲜活,四个方形柱上彩绘浮雕佛像形象威严。在入口处,有清朝光绪年间重修的记载。在洞口外面,还肃立着一座高约6米的大佛,风吹日晒,泥表已经脱落,但石胎还基本完整。而距洞西10多米远的16罗汉洞里,罗汉早已不知影踪,只留有16个佛龛。处在312国道上的千佛寺,原来有上百个石窟及佛像,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修水利时遭到破坏,2000年修建312国道凤嵋段时残存的石窟再次遭毁。目前仅余不到10个窟龛。在罗长公路(从罗汉洞到长庆桥)路边的石崖上,露天的石佛雕像抬手就可够着,由于长期风化,已开始剥落酥化。更有许多石窟处在泾河河滩边缘,已经被沙石淤泥填塞,还有数十个石窟由于六十年代修堤坝被掩埋堤坝下。就连南石窟寺也存在山 体裂缝渗水,窟中潮湿风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