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蜥(学名:Phrynosoma coronatum Blainvile),又名冠状角蜥、剑头角蜥、剑头蟾蜍,英文名Horned toad、Horned lizard,是北美角蜥科下的一个属,也是该科类型的属。角蜥的学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头上有角”的意思。在北美洲共有14个物种,其中单在美国就有8种。角蜥的体型从最短的不到7.5厘米到最长的12.5厘米都有。头部具有剑形棘刺,状如蟾蜍,身体扁平,呈卵圆形,两侧有尖形衬边鳞片。角蜥适应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生活,背上及两侧有棘刺,这些棘刺都是变化了的鳞片,头上有角。 角蜥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2,受到保护。在美国,角蜥常作为玩赏动物饲养,但圈养后不易久活。 形态特征
角蜥的身体很象蟾蜍,所以也叫角蟾,但它实际是一种蜥蜴,与鬣蜥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它的体长大约为7.5-12.5厘米,因为它浑身被甲,长满了刺状的鳞片,在头部的背面两眼上方还有8个放射状排列的尖棘,体表也被有粗糙的鳞棘,所以得名角蜥。它的体形扁平,躯干呈椭圆形。头部较短而端圆,宽度和高度几乎相等。颈部粗短。四肢也较短。尾巴不算太长,柄宽而端尖,不象 其他蜥蜴那样容易脱落以逃避敌害。头部为红褐色,下部为黄色,略缀褐色的斑点。 身体的背面为暗沙色或皮黄色,喉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与背部斑点同色的大斑点,棘的颜色均为褐色。虽然它的长相十分凶恶,全身的短棘也仿佛很锐利,但其实这些都是它的一种伪装,主要用于防御,并没有攻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