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共同语

语言学假设理论
阿尔泰共同语,名词,属于乌拉尔-阿尔泰(Uralic-Altaic)语系,是一个尚未被完全证实的假设理论。部分学者根据语言结构上的相似提出阿尔泰语与乌拉尔语有亲属关系。

简介

首先介绍所谓的乌拉尔-阿尔泰(Uralic-Altaic)语系。
现代语言学分类上,在欧亚大陆上有两大组语言,一为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等,也称芬-乌戈尔Finno-Ugric语),一种是阿尔泰语。此外,尚有所谓的古西伯利亚语、古亚洲语等。
早在18世纪上半叶就有学者认为乌拉尔语和阿尔泰语之间存在亲属关系。这是根据语言结构上的相似提出的,如:1)元音的和谐,2)名词没有性的区别,3)无冠词,4)词的变化是通过后加附加成分表示,无内部屈折变化,5)使用后置词,6)助动词,7)有表示不同意义的小品词。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瑞典人JohannvonStrahlenberg。他在战争中曾被沙皇军队俘虏,在西伯利亚住过较长的时间。之间他调查了属于芬、乌、突厥、蒙古等语言。他统称之为[]鞑语(Tatar),地区上则称之为Tatarya。他的根据只是结构上的相似,并把这些语言分为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