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语系

世界语系之一
阿尔泰语系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语言家族,因绵亘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边境的阿尔泰山得名,涵盖了多个语言分支,主要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阿富汗以及东欧地区。截至2022年末,使用人口共计约2.5亿。[1][2]
用历史比较法研究阿尔泰语始于20世纪初。G.J.兰司铁提出并详细论证了阿尔泰语诸语言的亲缘关系。受兰司铁的影响,科特维奇致力于阿尔泰语系语言同源论的研究。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尔泰语系各语言的研究更趋深入,L.李盖蒂认为阿尔泰语的亲缘关系只是一种假说,N.A.巴斯卡科夫则强调了阿尔泰语系语言在以分化为主的趋势中,分与合交织在一起。G.克劳森提出3个语族之间的共同成分多半是互相借贷的理论。还有学者主张把朝鲜语纳入阿尔泰语系。但朝鲜语本身的独特性质,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只能停留在假说阶段。[1]

起源

阿尔泰”来自哈萨克语,意思是为“六个月”,以绵亘于中、蒙、俄边境的阿尔泰山得名。使用这一语系诸语言的人的所在地域西起欧洲东部,阿塞拜疆,经过中亚五国,直达蒙古国和中国,还包括伊朗及东欧一些国家,约八千万人。以前,这一语系又分为三个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但是学术界对阿尔泰语系下属的三个语族是否存在亲缘关系还有不同看法。看法有两种,其一是主流看法认为三个语族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没有构拟原始阿尔泰语的必要。证明同源的首要难点在于它们数词的差异性多于相似性。至于三个语族在类型上的一致,他们认为是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二是认为三个语族之间有亲缘关系,它们源出一共同的原始阿尔泰语,并对原始阿尔泰语进行构拟。其中有些学者的看法存在着差别,即承认三个语族之间互有影响,但这些影响却是次要的。还有些学者介于两者之间。
三个语系的数词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