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埃及(英语:Ancient Egypt,古埃及语:Kemet,阿拉伯语:مصرالقديمة‎,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年),位于非洲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称尼罗河谷文明、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1][2]
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随着气候的迅速变化,原本寒冷潮湿的尼罗河谷和其周围的沙漠逐渐炎热干燥,峭壁顶部沙石高地上的一些地方全年干燥。大约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土著居民开始全年生活在尼罗河河谷,而亚洲部分先民由于气候干旱而放弃家园和农业、畜牧业等固有的生存方式,来到非洲东部的尼罗河河谷。[4]该地有着夏季泛滥冲刷的丰富沃土,适合在秋冬的干季进行种植活动,适宜古埃及人生存繁衍。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国家开始逐渐形成与发展,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期埃及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再加上后来的希腊化时代以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屋大维入侵并征服埃及,古埃及末代王朝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古埃及王朝灭亡。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由现在的苏丹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2][3]
古埃及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巨大影响。[7]政治上法老(国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也是神的化身,法律制度较为严厉但保障妇女和孩子的地位与权利[8];经济上古埃及人经营灌溉农业,生产小麦、大麦亚麻等作物,同时渔牧业、制陶业、食品加工纺织业等发展繁荣,此外还与周围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贸易[9][10];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为后世学者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重要的条件,[11]宗教文学和世俗文学种类繁多,[5][12]他们崇拜太阳神并经常举行神庙仪式和节日仪式;[13]埃及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科学方面取得诸多成就,他们用象形文字表示十进位制度,并发明出365天的历法,制作木乃伊以进行尸体防腐、为法老建造金字塔陵墓等为后世所熟知,[14][15]乃至十九世纪之后在全世界兴起“埃及学”和“埃及热”。[16]

国名来源

现代英语中通常使用的“埃及”(Egypt)一词是现代人对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11]来自中世纪法语词Égypte,法语中使用的该词来自拉丁语Aegyptus,而拉丁语Aegyptus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说的Aigyptos。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统治埃及之后,他们把位于埃及古都孟斐斯城内的一座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神庙“普塔神灵之家”(Hwt-Ka-Ptah),按照希腊语的习惯转译称为Aίγυπτoς,后来希腊人逐渐使用Aigyptos来称呼埃及。[17]直到公元7世纪古埃及文明覆灭,古埃及人或征服古埃及的阿拉伯人都不曾使用过“埃及”一词。非洲古埃及人的肤色是黑色,因此他们把自己称为“黑色的”,同时因为他们附近的尼罗河冲积层具有肥沃的黑色土壤,因而称自己的国家称为“黑色的土地”,用古埃及语说就是Kemet(凯美特)。[11][18]现今西方流行的Egypt一词,通常认为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成的;也有人认为埃及Egypt一词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毕布罗斯城的君主对埃及的称呼。而阿拉伯人将埃及称为Mist(米斯尔),指开罗,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公元前2000年代亚述的楔形文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