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中国传统年俗
压岁钱又叫“押岁钱”“压胜钱”“代岁钱”“岁岁钱”“利是”或“[]年钱”,即长辈在除夕或初一发给晚辈的钱,是中国春节重要的习俗之一。[1][2][3]
最早的压岁钱起源于汉朝[4],起先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时,长辈通过不同形式发给晚辈的压岁钱,到了现代融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微信支付宝红包等方式来发压岁钱。寓意着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辟邪驱鬼,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2]。除此之外,在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华人家庭,以及朝鲜,都有新年发压岁钱的习俗。[1][4][5]

历史

压岁钱最早起源于汉朝,也叫“压胜钱”或“大压胜钱”,是为了玩赏而专门铸造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它并不在市面流通。钱币的正面铸有“万岁千秋”“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文字的吉祥的语,而背面则铸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多种吉祥的图案。[4][6]
唐朝时,当时的春节是“立春日”,宫内的人相互朝拜,出现了散钱的风气,压岁钱是宫廷殡妃们娱乐的一种掷钱游戏。据《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杨贵妃生子后,唐玄宗赐给杨贵妃洗儿钱贺喜,其寓意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洗儿钱这一习俗后来流传到民间;宋朝以后,唐朝时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正月初一的元旦上,春日散钱和洗儿钱的风俗混在一起,逐渐演变成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6][7][8]